| 
             1.
             
            
  | 
            
             非經濟生產為目的;故在家庭陽台、花園或市民農園等,適合作家庭有機栽培。
             
            
  | 
        
| 
             2.
             
            
  | 
            
             體解天人和諧的美感世界;從事家庭有機栽培後,可體會人與環境為互相共存、依存以維持生存的關係,此乃真善美世界之展現。
             
            
  | 
        
| 
             3.
             
            
  | 
            
             親土親人,淡泊養性。
             
            
  | 
        
| 
             4.
             
            
  | 
            
             建立有機經驗;從親身體會之經驗掌握有機農產品之優點並學會鑑別判斷。
             
            
  | 
        
| 
               土壤是有機農法的最根本要件。創造健康的土壤環境,提供作物生長。地利不斷使用必然逐漸衰竭,因此有機栽培強調堆肥,堆肥使用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使用合格、完全腐熟的堆肥。過去有人提倡廚餘作堆肥,如果使用不當,反而造成問題。因為堆肥製作必須至少堆成1.5公尺,當堆到1公尺高時,堆肥溫度才會上升(50℃-70℃)每禮拜翻推一次5-6星期後就可以此狀態存放半年這些堆肥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才算完全腐熟,如果製作過程肥堆高度不夠,如以桶子裝盛則變成厭氣發酵,會有餿水酸味,以此來施肥剛開始沒問題,但1-2個星期後病害一定會發生,故以桶子作堆肥並不適推廣,但假如自家庭院夠大獲一個社區聯合起來共同來作堆肥則是可行的。
             
            
  | 
        
| 
               土壤與肥料之體積比為1:2到1:4之量,根據所使用之土壤來調整。如桃園台地或通透性較好的土壤用1:2,而花東、宜蘭等地土質細緻保水力強,即可用1:4。
             
            
  | 
        
| 
               完熟的堆肥緩衝能力很強,如果澆水太多會漏洩多餘的水分,如果澆的太少,則可完全被根系土壤吸收起來,因此宜考量天氣陰晴狀況,酌量施行。晴天1天1次即可,陰天則2天不澆水,第3天再澆即可,但應不致缺水,缺水的蔬菜品嚐起來會有苦味。
             
            
  | 
        
| 
               只要堆肥適當,並找到適宜的作物,就可以種得很好。在這方面,可歸納為適時、適地、適種、移植、清園。
             
            
  | 
        
| 
               選擇栽培之作物應配合節氣,根據皇帝內經的說法,春天的飲食應該吃纖維質多一點、稍具苦味的,像芥菜、芹菜。夏天應該吃富含水分並帶一點酸味的食物,如瓜果類,夏天排汗多,以此來補充體質,清心爽體,以維護身體健康。秋天應吃淮山、醣類、澱粉質等食物,準備冬天禦寒,調養體質;冬天應吃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如蘿蔔,可加一點排骨共煮,這些僅是原則性描述,個人選擇應時的蔬果,需依據個人身體狀況與四時節氣作調整。
             
            
  | 
        
| 
               生長環境應日照充足及通風良好,陽光的照射每天要有8小時,才適宜種植蔬菜,所以市民農園或日照充足的小花園或陽台就適合種植有機蔬菜,在都市中尚有大量汽車排放的鉛化物,所以落塵的問題若無法解決,並不鼓勵在都市中種植有機蔬菜。
             
            
  | 
        
| 
               選擇抗病或抗蟲等作物品種為先決條件,再以我們感官口味適合與否作最後的篩選。往往抗蟲病的品種具有異味或纖維粗糙,如此則不符合供養人生的目的。
             
            
  | 
        
| 
               家庭有機栽培在栽培方式上,強調的是用移植而不是用撒種的方式。可使用穴植苗,填入體積比為1:2土與堆肥的混合介質,置入蔬菜種子,澆水育苗。此法可用來檢查所用堆肥是否充分腐熟,若堆肥不安全則種子發芽率差。長出的幼苗再移植到菜園,如此可控制生長密度。
             
            
  | 
        
| 
               像家庭衛生打掃一樣,讓環境變得更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例如市民農園在種完一季之後要翻起來曬土,讓太陽之曝曬殺死病原菌,甚至要把裡面殘留的菜根除掉,蔬菜才會越種越好。
             
            
  | 
        
| 
               同一塊土地或生長介質,不可連續多次栽種同一種作物,因病蟲害宿主會滋生愈來愈多,像十字花科的高麗菜連坐時,根瘤病危害非常嚴重,所以必須採取更換作物的輪作方式。
             
            
  | 
        
| 
               有些植物種在一起會促進彼此生長,叫做「共榮作物」。球莖甘藍可與洋蔥一起種,它們可以互補一起長得很好。甜椒也可以和洋蔥一起種,效果不錯。否則一般甜椒蚜蟲很厲害,使用農藥相當多。用有機農法種出來的甜椒品質非常好,生吃時像吃水果一樣,飯後一顆甜椒效果比一顆蘋果還好。甜椒若是露天栽培要使用套袋,防止成熟時果蠅叮咬。
             
            
  | 
        
| 
             共榮作物
             
            
  | 
            
             洋蔥與萵苣
             
            
 青椒與毛豆
             
            
 芹菜與黃瓜
             
            
  | 
        
| 
               有些植物種在一起會減少病蟲害,叫做「忌避作物」。幾種菜混合種要儘量選擇共榮和忌避作物。 
            會散出異味讓蟲不喜歡接近的植物,像茴香、蝦夷蔥、薄荷、一串紅、波斯菊、萬壽菊…等等都是屬於忌避植物。園區種上這些忌避植物,五顏六色十分漂亮,不僅可驅蟲,還有美化作用。(附表:忌避植物一覽表) 
  | 
        
| 
             忌避作物
             
            
  | 
            
             芹菜與蘿蔔
             
            
 萵苣與甘藍
             
            
 蔥與瓜類
             
            
 胡蘿蔔與番茄
             
            
 韭菜與番茄
             
            
  | 
        
| 
             名稱
             
            
  | 
            
             科別
             
            
  | 
            
             學名
             
            
  | 
            
             別稱
             
            
  | 
            
             功能
             
            
  | 
            
             產地
             
            
  | 
        
| 
             大蒜 
            Garlic 
  | 
            
             蔥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 
            
             Allium sativum L.
             
            
  | 
            
             胡蒜
             
            
  | 
            
             其鱗莖抽出液,可驅趕有害飛蟲。
             
            
  | 
            
             原產於中亞細亞。
             
            
  | 
        
| 
             九層塔 
            Basil 
  | 
            
             唇形花科草本植物
             
            
  | 
            
             Ocium basikicum L.
             
            
  | 
            
             羅勒
             
            
  | 
            
             植株具有驅蟲效果。
             
            
  | 
            
             原產於中國、熱帶地區等地。
             
            
  | 
        
| 
             鄒葉薄荷 
            Spearmint 
  | 
            
             唇形花科草本植物
             
            
  | 
            
             Mentha spicata L. Crispata
             
            
  | 
            
             綠薄荷
             
            
  | 
            
             植株具有驅蟲效果。
             
            
  | 
            
             原產於歐亞北部及澳洲等地。
             
            
  | 
        
| 
             大波斯菊 
            Common cosmos 
  | 
            
             菊科草本植物
             
            
  | 
            
             Cosmos bipinnatus Cav.
             
            
  | 
            
             秋櫻
             
            
  | 
            
             植株具有驅蟲效果。
             
            
  | 
            
             原產於墨西哥。
             
            
  | 
        
| 
             萬壽菊 
            African marigold 
  | 
            
             菊科草本植物
             
            
  | 
            
             Tagetes erecta L.
             
            
  | 
            
             臭菊
             
            
  | 
            
             植株具有驅蟲效果。
             
            
  | 
            
             原產於墨西哥。
             
            
  | 
        
| 
             香茅草 
            Culinary lemon grass 
  |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Cymbopogon citrtus(Dc. Ex Nees)Stap
             
            
  | 
            
             檸檬芒
             
            
  | 
            
             植株可抽取油精,具有驅蟲效果。
             
            
  | 
            
             原產地未詳,疑是熱帶美洲及亞洲。
             
            
  | 
        
| 
             楝樹 
            China berry 
  | 
            
             楝科喬木
             
            
  | 
            
             Melia azedarach L.
             
            
  | 
            
             苦楝、苦苓仔
             
            
  | 
            
             樹皮、根皮煎汁可驅蟲。
             
            
  | 
            
             原產地亞熱帶地區。
             
            
  | 
        
| 
             樟樹 
            Camphor tree 
  | 
            
             樟科喬木
             
            
  | 
            
             Cinnamomum camphora
             
            
  | 
            
             本樟、香樟
             
            
  | 
            
             抽取油精具有驅蟲效果。
             
            
  | 
            
             原產地熱帶亞洲、中國、台灣等地。
             
            
  | 
        
| 
               在自然界中,昆蟲棲群密度之消長,除受氣候及其食物與棲所等因素之影響外,亦受到其昆蟲天敵的影響。昆蟲天敵是以捕食或寄生在昆蟲之卵、幼蟲或蛹體上之方式,致昆蟲死亡或降低其生殖潛力,而成為大自然中制衡昆蟲棲群密度的一股力量,如蜻蜓多起來時,小綠葉蟬就減少了。而人類利用上述一種或一種以上昆蟲天敵,從事防止害蟲對作物造成經濟危害之方法,稱為生物防治法。
             
            
  | 
        
| 
               既然是有機栽培,故鼓勵人工除草。回歸到有機農法,順應自然,方可享受田園之樂。
             
            
  | 
        
| 
             資料來源: 
            1.吳三和 做個現代陶淵明 鄉間小路 87年2月號 第24卷第2期 p35-37。 2.曾清田 昆蟲的天敵 農作物有機栽培成果發表會專刊 台灣省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編印 86年6月 p66-67。 3.自然農耕,漢聲雜誌社,1996年8月  |